介休县志简介:
作者:徐品山 陆元鏸
出版时间:清嘉庆24年[1819]
版本:刻本
总册数:8册
介休县志目录以下:
介休县誌-卷一
介休县誌-卷二
介休县誌-卷三
介休县誌-卷四
介休县誌-卷五
介休县誌-卷六
介休县誌-卷七
介休县誌-卷八
介休县誌-卷九
介休县誌-卷一十
介休县誌-卷一十一
介休县誌-卷一十二
介休县誌-卷一十三
介休县誌-卷一十四
县志延伸阅读:
县志记载一个县的历史﹑天文﹑习俗﹑人物﹑文教﹑物产、气候等的专书,县很容易了解,那志是志是什么意义?
“志”是“志”的bai异体字du。在古代,zhi它们是有着不同含义的两dao个字,但并非有内着严厉的容辨别,它们之间是能够通用的。而“痣”,在古代,能够通作“志”。志,转义为志向,心之所向。志,转义为记载。记载的文字、文章,也可称之为“志”。
在一些中央县志中,也很可能记载着普通的国官正史官所写史书没有的东西,比方一些奇特的事情,或者有的也有一些妖魔鬼怪记载在其中都有可能,所以参考一段历史,不能只看史书记载,还应该查看中央县志。这样对研讨一个中央的人文有很大协助。
为什么都说县志而不说市志?我国古代,全国性的总bai志和中央性的州郡府县志du两类。全国性zhi的方志,如《大清一统志》。以省为dao单位的方志称“通志”,如《山西通志》;以县为单位的方志最常见,称为某某县志;元以后着名的乡镇、寺观、山川也多有志,如《南浔志》、《灵隐寺志》。
如今,我国各地细致记载一地的天文、沿革、习俗、教育、物产、人物、名胜、古迹以及诗文、着作等的方志,叫做中央志。比方,上海就有上海中央志办公室担任编制修订。
那么应该如何编写县志呢?县志初稿的编写要坚持存bai真务实,科学客观;体du现时期特征,突出中央zhi特征;以类系事,dao横排纵述;横不缺项,纵不时线;表现规律,述而不管;以事系人,生不立传;详略得当,重点突出;注重经济,注重人文,更要注重材料的搜集。在材料搜集齐全之后,要重复熟习材料,重复熟习篇目。做到胸有成竹,先编什么,后写什么,编写中应留意哪些问题:一、文体:中央志的文体,采用标准化的语体文。文字表述要科学,要字斟句酌,重复琢磨,防止文学描写,词藻堆砌。防止文言文、文言文夹杂,比方:“简而言之,中央志者,中央之全史也。”
二、体裁:方志体裁是记叙体裁,古人所说:“述而不作”,“不作”就是不作直接评论,寓观念于叙事之中。上届编修《中江县志?人物传》中共列45人,其中有专家、学者、廉吏、反动烈士、战役英雄,劳动模范、能工巧匠……但也有劣迹昭彰的谢百城、曾望尧、吴贯之、刘庆刚等4人,详记了他们的生平事迹,寓“惩恶扬善”于《人物传》中。再如《谢百城传》:写了他先期参加中国同盟会,继又参与中华反动党,后又在靖国军石青阳部作参谋,任过蒋介石总司令部咨议、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秘书、中央立法委员会委员。解放战争开端,谢与阎锡山研讨攻守战略,刘邓大军进入川东,谢回中江召开8次参议会,与当时的县长彭心明、县党部书记曾望尧等,组织4个暂时警察中队,购置电台、枪支,全县分9个暂时游击区,9个指挥所,抵御解放中江。中江解放后,潜逃成都,后拘捕归案,依法处决。通篇找不出评论的言语。但读者读后就能看出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,特别在此文最后用“依法处决”4字,画龙点睛地给他客观地作出了评论。
三、行文:行文就是组织文字表达意义。如何表达,概括地说,就是严谨、质朴、简约、流利、精确等五个方面。